2月21日,中信證券在深圳成功舉辦“發力擴內需”產業論壇,旨在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推動市場資金合理配置,配合擴大內需的戰略決策。
會議邀請了房地產、物業管理、建筑工程、基礎材料、物流、出行服務、公用事業、商貿零售、家居輕工、休閑文娛、食品飲料、醫療健康等關乎內需的多個領域的上市公司高管和產業專家參與。中信證券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產業首席分析師陳聰,消費產業首席分析師姜婭主持論壇并進行主題發言。
中信證券基礎設施和現代服務產業首席分析師陳聰介紹了房地產政策的演變趨勢和房地產產業鏈的運行展望。各項政策協同努力,房地產市場的自住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預計將沿著從二手到一手,從高線到低線的順序有序釋放。2023年房地產相關的信用風險,交付風險和投資風險都預計會得到持續化解,和房屋建設交付相關的各上下游產業,預計都將迎來更加穩健向上的基本面環境,地產公司股權再融資,有望穩步推進。
中信證券消費產業首席分析師姜婭提到,兔年春節作為疫后消費復蘇的起點,往后看修復趨勢將逐步增強,“消費復蘇”是2023年的明確方向。結合疫情影響和考慮基數效應,消費總體將在2季度步入更加明顯的改善通道。除疫情影響消除產生的場景修復外,“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方向下,宏觀層面的邊際預期改善也已開啟,有望進一步增強消費復蘇預期。
中信證券必選消費產業首席分析師李鑫指出,政策面出現拐點信號、疊加春節后二手房交易回暖,地產產業鏈的家居板塊經歷了一輪快速估值修復行情。一季度是家居的淡季,雖訂單有改善,仍要密切關注3.15接單情況。與2022年12月相比,家居公司對2023年的目標達成更為自信??紤]到海外客戶去庫存逐步接近尾聲,海外訂單或出現拐點,建議從彈性維度和中長期穩健維度積極配置。
中信證券基礎材料和工程服務首席分析師孫明新梳理了2022年的基建表現情況,展望2023年,面對擴大內需戰略、專項債提前批額度增加、貨幣政策工具聯動發力等利好基建的政策環境,開年來復工情況較好,2023年基建投資有望保持10%-15%的增長。中信證券基礎材料和工程服務分析師李家明對設計行業特性,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進行詳細梳理,并指出行業具備輕資產、高盈利特性,正步入加快整合階段,對標海外龍頭,國內上市設計企業在盈利能力、經營質量等方面均相對領先,未來估值仍具備較大修復空間。
中信證券房地產和物業服務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張全國指出房地產經紀行業是房地產擴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部分新房項目出現交付延遲、交付標準下降等問題,二手房行業正在持續得到購房者的青睞。短期二手房市場出現快速復蘇,市場對房價的預期也在持續改善,預計二手房復蘇的勢頭在政策的推動和鼓勵下有望持續,且進一步傳導到新房市場。從新房銷售渠道看,經紀公司市場份額提升的勢頭還會持續,優質經紀公司的毛利率彈性也值得期待。
中信證券物流與出行服務業首席分析師扈世民認為,快遞成為出行之外受益后疫情復蘇重要的賽道, 2023年初件量增速符合預期,前低后高增長可期,我們預計2023年快遞件量增長150-200億件??爝f龍頭陸續發布2023年經營策略,在行業件量增速修復背景下龍頭加速件量爭取力度,業務增補措施無需過度悲觀,極端情形下測算利潤端影響有限??爝f網絡進入調試期,悲觀預期或已反應,關注快遞龍頭布局時機。
中信證券首席美妝、商業分析師徐曉芳介紹稱,醫美產業鏈尚處發展的初期階段,尤其是產業鏈上游的生物材料端;且醫美消費場景敏感度高,當前復蘇趨勢確定性強,看好全年維度的投資機會。珠寶連鎖行業處于產業周期的成熟階段,內在增速穩定,外在受疫情等影響的因素。當前,在金價上行帶動投資需求、品牌折扣力度加大拉動商品性需求、工藝進步拉動悅己需求、婚慶需求階段性回補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黃金珠寶連鎖企業增長良好?;瘖y品行業在前期流量、媒介紅利消退的情況下,短期處于蓄勢平臺期,估值角度已有充分反映,預計行業銷售從3月起陸續回暖;龍頭美妝企業表現優于行業,將繼續提升市場份額。
平安理財固收部創新投資業務負責人孫鑫發表了題為《買方視角的REITs投資》的演講,從C-REITs市場現狀、分板塊表現及投資再思考三大部分對當前公募REITs投資邏輯做了全面細致的介紹。當前REITs一級市場政策支持和監管文件已經相當完善,二級市場表現歷經多個階段,機構投資者占比高,同時收益與波動雙高,不同板塊間表現開始逐步分化。演講從對標資產、邊際定價的投資人結構、二級市場的擾動因素、板塊分化下的投資思考等角度深入探討了當前REITs市場的投資邏輯,并展望了未來REITs市場發展的新方向。
中國水泥網總經理江勛回顧了2022年水泥市場運行情況,并對2023年進行展望,2022年水泥行業在成本高企和需求下滑壓力下利潤降幅較大,2023年基建支撐下水泥需求降幅有望明顯收窄,若行業默契度進一步提高,水泥價格有望相對穩定,效益有望保持平穩或出現小幅回升。
縱騰集團副總經理李聰以《重塑產業供應鏈,助力中國品牌出?!窞轭},認為跨境電商物流未來更考驗服務商“全鏈+解耦”能力,頭部玩家從單純物流運輸服務向端到端供應鏈服務,實現能力的提升路徑積累。
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寶軍介紹了建筑行業面臨的轉型背景、中建海龍主要情況,并對海龍產品體系、典型案例及Mic技術優勢詳細解析,最后對標工業化,展望建筑行業未來轉型升級之路。
深圳市黃金珠寶文化研究會會長曹陽分析了黃金珠寶產業六變:1)品類之變,黃金熱銷(3D、5G、5D、古法),鉆石遇冷,非天然鉆外熱內溫;2)渠道之變,線上、線下(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商超、商業街、步行街);3)品牌之變,渠道下沉,收割紅利;4)市場之變,消費驅動,投資、收藏,消費與體驗分化,一店一所興起;5)制造之變,人變機器,機器變人(劉易斯拐點、中等收入陷阱);工坊與工廠并存;6)人才之變,一代二代交接遇阻,傳承尚需磨合(時過境遷、時勢造英雄,經濟周期性下行)。曹會長認為,未來中國消費者將享有世界上最好的即最高品質、最豐富的金銀珠寶消費市場。
醫思健康企業融資及投資者關系董事何芷嫻認為,“內地-香港全面通關”推動出入境人數明顯提升,且度過1月-3月傳統醫美淡季,醫美業務4月-6月或將呈良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