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充電樁行業指數連續多日下跌。2月21日,萬得充電樁指數報收-0.30%,跌幅相較于前幾日有所收窄,但距離收復前期高點仍有待時日。
消息面上,美國政府近日發布關于全美電動汽車充電樁網絡建設的新標準。其中,對于電動車充電樁的生產提出了本土化要求。如此一來,國內充電樁出口是否會因此造成沖擊成為市場分歧的焦點和爭議的話題。 有機構分析者指出,拜登政府充電樁政策實際強化了充電樁出口邏輯,樁企出海的核心在于產品認證進度及海外銷售渠道。但也有觀點認為,限制政策對國內整樁企業出海會產生一定影響,充電樁企業短期出海承壓。 美國出手 充電樁出口短期承壓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長帶來了充電樁市場的強勁需求。中信證券曾分析,到2025年僅國內充電樁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777億元,疊加快速發展的海外市場后全球市場空間更加廣闊。 關于海外市場方面,阿里國際站近期發布了最新的跨境指數,顯示過去一年新能源車充電樁的海外商機快速增長了245%,而未來還有將近3倍的需求空間,成為國內外貿企業的新機會。 據悉,站上充電樁需求主要來自歐美市場,其中英國、德國、愛爾蘭、美國、新西蘭是充電樁搜索熱度前五的國家。阿里國際站相關行業運營負責人認為,當前充電樁需求旺盛,主要是因為新能源車在全球范圍內快速普及。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達到1082.4萬輛,同比增長61.6%。
充電樁需求的火熱,也讓該行業過去三年來成為市場資本的追捧標的。Wind數據顯示,截至到2月15日,萬得充電樁指數一舉突破1562點大關,創下該指數歷史最高記錄。但隨即該行業指數迎來大幅回撤。 造成此次充電樁行業指數波動的原因在于美國開始插手充電樁生產。據悉,當地時間2月15日,拜登政府發布了關于全美電動汽車充電樁網絡建設的新標準。根據這份最終規定,所有接受美國《基礎設施法案》補貼生產的電動車充電樁必須在美國建造,立即生效;從即日起,任何鐵制或鋼制充電器外殼的組裝和制造都要在美國進行;2024年7月起,美國本土生產的部件至少占充電樁成本的55%。 美國要求充電樁生產本土化,造成目前市場對國內充電樁的出口預期出現分歧。東方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拜登政府充電樁政策實際強化了充電樁出口邏輯,樁企出海的核心在于產品認證進度及海外銷售渠道,已通過美標認證并進行海外渠道布局的企業具備較大出口優勢。 東方證券認為,“24年模塊出口或承壓”。從當下立即生效的規定來看,僅對充電樁外殼的生產和組裝做出了限制,因此對國內充電樁企業而言,充電模塊和其余元器件的對美出口短期內不會受到影響。直流充電樁中充電模塊是核心,約占充電系統成本的40%~50%,因此2024年7月起對本土生產成本55%的比例限制屆時會對模塊出口造成一定壓力。 不過從另外多家機構觀點來看,樁企出口面臨短期壓力似乎不可避免。上銀基金表示,考慮到該政策對產地的限制,目前規劃出口的整樁企業在今年的海外收入上會受到影響。華安證券也指出,短期內的確會對國內整樁企業出海造成一定壓力。 機構:海外建廠可有效規避? 從行業指數波動幅度來看,政策的沖擊力正在弱化。不少機構對于樁企海外市場的長期發展倒是并不悲觀。目前,各方分析人士給出的解決方案大都指出海外建廠這條路。 由于充電樁組裝相對輕資產,可以通過在美國本土快速建廠解決??紤]到美國其他材料與人工成本高于國內,核心部件在國內生產,在美國本土進行組裝,在美制造部分的附加值有望高于國內出口部分,在總價值中占比達到55%即可滿足政策要求。東方證券指出,“中長期來看,為爭取美國市場,本土建廠是中國樁企規避政策限制的有效路徑?!?/p> 上銀基金表示,市場當前核心憂慮是因為把充電樁類比電池產業,認為其建廠投資高、周期長、易受限,實際上充電樁是輕資產行業,具備以下特點:產能擴張更快、投資金額更少、建設周期更短;工控轉型、自動化率高、產業轉移容易。 “考慮到美國目標建造50萬個充電樁,市場空間巨大,且美國售價較國內翻倍,毛利率有所提升,整體的盈利能力將得到提升。因此,對于國內整樁企業來說,最穩妥的辦法是在美國建廠?!遍L期看,上銀基金表示,國內整樁企業若能實現美國建廠或代工,則受影響較小。 華安證券也認為,盡管短期出口承壓,但需求和政策仍將有力帶動充電樁建設。根據IEA 數據,2021 年美國充電樁數量為11.4 萬臺,對應公共車樁比為17.5:1,兩黨法案未來建造50 萬個充電樁,美國市場潛力巨大。因此,華安證券“支招”國內充電樁企業,可考慮在美國加速建廠或尋求本土合作伙伴。 事實上,國內樁企也多對新政已有預期,提前啟動海外布局。 在2022年IRA法案對電池產業鏈本土化比例做出明確限制后,業內對美國充電樁的本土化生產比例規定已有充分預期。以道通科技為例,公司產品已通過美國UL認證,線下銷售取得突破,并已計劃2023年在美組建工廠。此外,炬華科技的美標交流充電樁已通過ETL認證。 更有觀點認為,海外建廠不僅可以規避美國政策,還可能有助于企業盈利提升。東方證券研究指出,從盈利角度而言,美國本土充電樁企業制造能力較弱,成本高昂,售價也相應遠高于國內,中國企業可憑借制造成本優勢獲取較大盈利空間,布局海外的樁企將充分受益。 7家充電樁公司盈利翻倍 對于出口比重較小的上市公司而言,美國限制政策所帶來的影響事實上并不大。 2月20日,有投資者請問朗特智能,美國拜登簽署的有關充電樁法案對公司影響有多大?朗特智能給出答復,公司的充電樁業務營收占比較小,產品銷往國內,美國的充電樁政策對該業務無影響。 目前,國內充電樁鋪設缺口依舊比較大,市場需求待滿足,仍然具備較大的市場潛力。Wind數據顯示,截至21日,37家充電樁板塊上市公司中,已有22家公布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錄得凈利潤增幅為正的有15家,占比近7成。 其中,銀河電子預計凈利潤增幅達1432.73%,高瀾股份、長園集團、盛弘股份、ST森源、中能電氣、動力源等6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幅將實現翻倍。
作者:JUNTAO